回首頁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認識基金會
成立緣起
捐助章程
董事長、董事會
大事記
聯絡我們
最新消息
成果分享
蒐藏研究
蒐藏研究專案
彭鏡毅博士紀念獎
合作展覽
教育推廣
科普寫作
兩岸活動
科學攝影
科學繪圖
專案補助
科普寫作網路平台
出版品
公開資訊
首頁
成果分享
蒐藏研究
蒐藏研究專案
蒐藏研究專案
字型大小:
小
中
大
回上一頁
圖片瀏覽
圖文瀏覽
全部
2018
2019
2020
2022
2024
2024補助生物學組蔡經甫博士、鄭明倫博士《菲律賓半翅目與鞘翅目昆蟲多樣性研究》(三)
蔡經甫博士與鄭明倫博士聯合蝶蛾、鳥類、蘭花等多位專家,赴菲律賓民答那峨島生態調查。前段於東米薩米斯省火山鞍部發現10種球背象鼻蟲、5種護幼椿象(含新種)及多樣蛾類與10種螢火蟲;後段於Cumiguin島記錄紅樹林中罕見紅腹七星美盾蝽等物種,並於回程發現極珍貴的絢麗美盾蝽。此次為期11天的採集,收集了約2500件標本,並取得了重要的生態數據,為未來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2022補助生物學組蔡經甫博士《菲律賓半翅目與鞘翅目昆蟲多樣性研究》(二)
本考察案於2022年6月27日至7月8日,由5個單位組成考察隊,赴菲律賓錫布延島(Sibuyan)及呂宋阿拉亞特火山(Mount Arayat)進行12天的考察研究。
2022補助地質學組《恆春半島西臺地頭溝鯨魚化石挖掘計畫》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楊子睿博士於恆春西臺地河溝內發現距今約4萬到9萬年之大型鬚鯨化石,於2022年5月27日組成採集隊陸續挖掘,此具化石是台灣目前最大型且最完整的鬚鯨化石,非常珍貴。因國內對於出土化石沒有相關的法令保護,故楊子睿博士邀集相關領域學生加入採集隊,本會補助挖掘期間工作人員的住宿及膳雜費用,採集隊頂著炎熱酷暑,加快採集免遭破壞,並將標本安全運回館內。
2022《璀璨蘭嶼-生態保育計畫》啟動
本計畫啟動,旨在以蘭嶼為基地,結合人為努力與自然力量,探索棲地生態重塑的可能性。計畫由本會、科博館與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合作推動,透過整合研究資源與多方參與,計畫以過往25年的蘭嶼研究經驗為基礎,不僅回顧成果,也展望未來,期盼以蘭嶼生態復育為基礎的生態實驗帶來正面的成果。
2022補助地質學組《珍稀琥珀化石標本購藏案》
本會補助科博館地質學組兩件產自緬甸北部克欽邦地區大型珍稀琥珀化石,一為蜥蜴琥珀,一為植物琥珀
2018補助地質學組《赴美國亞利桑納州土桑市古生物標本購藏》計畫
2018.01.24-2018.02.04補助地質學組陳君榮博士赴美國土桑市所舉辦全球規模最大的礦物展進行標本採購。此行並參訪舊金山加州科學院以及索諾蘭沙漠博物館以,觀摩展示方式及主題內容,其優點可作為本館未來工作的參考。
2018補助生物學組曾惠芸博士《菲律賓球背象鼻蟲考察與親緣地理研究》計畫
2018.05.17-2018.05.27赴菲律賓呂宋島中央山地一帶的卡林阿省(Kalinga)採集,目標為呂宋島的球斑球背象鼻蟲,期望未來幾年在有系統的採集下,能釐清球斑球背象鼻蟲的物種判定與種化。
2019補助地質學組《赴美國亞利桑納州土桑市古生物標本購藏》計畫
2019.01.30-2019.02.10本會補助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兩位同仁赴美國亞利桑那州土桑市「2019年年度世界礦物及化石展示會」,執行「108年度地質古生物標本購藏計畫」。
2019補助生物學組鄭明倫博士《菲律賓半翅目與鞘翅目昆蟲多樣性研究》(一)
2019.05.30-2019.06.10赴菲律賓呂宋島北部探查並蒐集螢火蟲及其他甲蟲樣本,標的物種為之前採獲的兩種螢火蟲,需要補齊樣本與探知生態習性。
2019補助生物學組蔡經甫博士《菲律賓半翅目與鞘翅目昆蟲多樣性研究》(一)
2019.08.01-2019.08.10考察的範圍是呂宋北部中央山地的兩個省(Apayao, Kalinga),持續採集新樣本,有助解析呂宋島內各種群的分化與親緣關係。
2019補助生物學組顧世紅參加《第4屆國際昆蟲基因組學大會》及《第7屆昆蟲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學國際學術討論會》
2019.07.02-2019.07.06科博館生物學組顧世紅博士赴中國大陸重慶市出席《第4屆國際昆蟲基因組學大會》及《第7屆昆蟲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學國際學術討論會》,發表論文《PTTH活化家蠶前胸腺細胞之訊息傳遞: 活性氧、蛋白激酶及蛋白磷酸酶之功能》。
2020補助地質學組《赴美國土桑執行礦物及古生物標本購藏》計畫
2020.01.29-2020.02.10地質學組楊子睿與陳君榮赴美國亞利桑那州土桑礦物與化石展購買礦物及化石標本,同時參訪自然史博物館與國家紀念區。
1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