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助《地質學組珍稀琥珀化石標本購藏》案

發布日期:
字型大小: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於111年7月26日舉辦珍稀琥珀化石捐贈儀式,本會捐贈兩件大型琥珀,除了擴充科博館蒐藏外,也將於"那一刻琥珀的記憶特展"展出,當天多位董事參與,由本會李家維董事長代表捐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焦傳金館長致贈感謝狀。特展策展人及捐贈提案人地質學組楊子睿博士親自導覽,一同欣賞豐富又知識含量高的展覽,科學教育組精選沉眠的寶藏-動手做活動,對於分辨真假琥珀大家興趣盎然,還有可親自試作現代封膠琥珀。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地質學組過去近四十年的化石標本蒐藏中,有約40件來自馬達加斯加與巴西的含蟲科巴標本(年代較輕的樹脂化石,年代約3000年前)、以及約30件的緬甸琥珀標本(多以小型蟲珀為主,脊椎動物有數件帶羽毛琥珀,2020至2021年度購買,年代約9900萬年前)。而在2021年,接受民間捐贈與館內研究人員挖掘採集,共有臺灣本土琥珀3件,1件為小型純琥珀標本與1件帶蟲珀標本。因此在琥珀的蒐藏方面,科博館的蒐藏標本尚未有大型且具博物館展示等級的標本。

現今世界上生產琥珀標本主要幾個區域,包括多明尼加、波羅地海、黎巴嫩與緬甸等地,而其中緬甸琥珀以其內含物多樣與年代久遠為名(約99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僅次於黎巴嫩所產的琥珀)。也因此,緬甸所產琥珀所內涵的生物,幾乎都是代表許多生物族群的祖先型或是基幹類群,對於演化生物學與古生物學上的研究至關重要。自2013年翁山蘇姬上任後,緬甸政局穩定並進一步開放礦坑,因此緬甸北部地區開始有大量帶有生物遺體之琥珀標本出土,成為近年來成為古生物學論文發表一大熱門議題,且皆在高階期刊如Nature或Science亮相,例如Daza等人2015年於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了12件帶蜥蜴遺體的琥珀、2020年Xing等人於Nature上的眼齒鳥(名為鳥,但實為蜥蜴,文章已撤稿)、以及今年Čerňanský等人甫發表於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琥珀龍(Retinosaurus)標本。這些標本的共通條件為:(1) 蜥蜴個體完整保存於珀體當中;(2) 蜥蜴的皮膚保存良好,偶見其皮膚之色彩或斑紋保存。

本會捐贈兩件標本,一為蜥蜴琥珀:珀體大小約8公分×5公分×5公分見方。珀體透澈且個體保存完整,皮膚鱗片與班紋皆清楚可見。與前人研究所報導之標本相比,本件標本不僅具備上述特色,且其頭顱清晰可見,乃異於先前文獻曾報導的標本之處。多數琥珀標本難以保存硬組織(例如骨骼),推測是因琥珀酸累積造成骨骼溶解所致,然本件標本難得保存頭骨部分實屬難得,未來透過電腦斷層掃描方可協助一透其頭骨形態,提供古生物學家難得一覽全貌的頭骨結構。

第二件植物琥珀:為帶有植物化石的大型琥珀,珀體大小近11公分×5公分×3公分,珀體清澈。其中一大面有植物化石共生,且保存精美完好,乃屬博物館等級之精品。多數琥珀標本以保存花朵、枝幹、果實為主(很有可能是採集者的偏好),此件極難得是保存整片葉子與帶葉枝幹的琥珀標本。緬甸琥珀年代約為9900萬年前,當時是以裸子植物為主的生態系,本件標本內含葉片初判為羽狀或掌狀葉序,需進一步檢視葉脈彼此間的關係方能確定,但能肯定的是該片植物隸屬於雙子葉植物,距離最早其被子植物出現(例如中國的中華古果或遼寧古果,年代約1億2000萬年前),僅過了約2000萬年。最早的被子植物葉片或花朵都非常小(例如中華古果葉片的主脈長度小於0.5公分),且以水生為主。本件非常難得同時保存了葉子、枝幹以及明顯的葉脈組織,提供分類上絕好的訊息根據,且與第一件標本相似,軟組織的保存非常完美,是埋藏學研究的極佳材料。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楊子睿博士
國家地理雜誌:那一顆. 琥珀的意義 / 鍾慧元特約記者
特展介紹:那一刻琥珀的記憶特展
專業攝影:感謝劉德祥博士攝影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