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青藏高原遠距天文觀測展示赴西藏》計畫

發布日期:
字型大小:

西藏天文台設備維護

圖文提供/ 黃國斌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自2011年起,在孫維新館長的主持下,參與青藏高原遠距天文台計畫。
天文台設立於西藏主要是考量天氣晴朗穩定、光害少,但由於地理位置偏遠,交通十分不便,所以採用「遠距遙控觀測」的方式進行。而要維持遠端設備儀器的運行,需要專業人員的固定維護檢修,這次主要任務即為青藏天文台羊八井觀測站的例行性設備維護及資料收集,同時也為一同前往的館內同仁,安排參觀解說羊八井天文台,本館中的青藏天文台展示內容便是依著羊八井天文台而做,由科教人員介紹解說,實地的探訪能使教育人員更加了解,也讓解說更具深度。

行程安排

日期

行程

內容

孫維新 館長

王斌威 助理研究員、黃國斌 專任助理

1/13

台中→桃園→成都

去程

1/14

成都→拉薩

去程,高原環境適應

1/15

拉薩市區

高原環境適應暨人文宗教參訪

1/16

拉薩→羊八井

羊八井天文台維護調整

1/17

羊八井

羊八井天文台維護調整

1/18

羊八井→拉薩→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

羊八井

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交流 / 羊八井天文台維護調整

1/19

拉薩→成都→桃園→台中

羊八井

回程 / 羊八井天文台維護調整

1/20

 

羊八井→拉薩

羊八井天文台維護調整

1/21

 

拉薩→成都

回程

1/22

 

成都→台北→台中

回程

行程紀要

  • 青藏天文台羊八井觀測站維護
    「青藏高原天文台」自2007 年由國立臺灣大學在民間企業的支持下建立,而這個天文台興建的初衷,希望除了天文研究本身的觀測課題之外,也可以兼具科學教育及科普推廣的使用。因此自2011年起,本館加入此項合作計畫,在館內設立了「青藏高原天文台展示及操作區」,透過影像及現場同仁的解說,讓參觀民眾得到視覺上的震撼和知識上的收穫。
    青藏高原天文台是和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合作的計畫,其中羊八井觀測站是由國家天文台建造天文觀測圓頂,而由本館負責其中的望遠鏡設備。然而,原本的天文台觀測圓頂由於設計略有缺陷,造成部份天空會被遮蔽,影響觀測,所以孫館長在2018年爭取到民間企業出資更新圓頂,解決了此問題。
    由於羊八井觀測站的海拔4300公尺,機電運作狀況跟平地有所不用,所以需要定期的檢修維護排除故障,這就是此行最大的目的。這次調整檢修的工作內容,包含:天文台電力保護設備更換、全天魚眼相機架設、觀測圓頂機電檢修、電腦系統更新維護、望遠鏡系統微調校正…等。大部份工作都是白天進行施作,晚上觀測確認,由於高原上缺氧且氣溫都在零下10度左右,且夜間觀測就會調整成在白天休息,所以作業流程無法如同平地一般,得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進行。
  • 天文台合作單位交流
    此行前往的時間靠近農曆新年,合作單位只剩下駐站的看管人員,研究人員都返回北京或各自的家鄉,無法在現場洽談,只有透過手機聯繫,但仍獲得許多新展及未來規劃。羊八井觀測站除了我們的天文台外,還有許多合作單位,且因為羊八井的後勤便利,所以合作單位逐年增加,對於基地的用電需求增加,因此,國家天文台於2019年底進行電力改善工程,以確保觀測基地的電力安全及穩定。同時,國家天文台在今年初進行西藏地區觀測基地的整併,改以單一窗口的方式進行管理及分配資源,且有專門的行政對口人員協助合作事宜,增加不少便利性。
  • 館內同仁參訪天文台及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
    此次行程有四位科博館同仁(營典組 徐典裕 科長、王秋美 科長、生物學組 陳志雄 科長,黃俞菱 研究助理)一同前住西藏進行自然人文考察,除了他們在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的交流及自然人文參訪外,也安排他們上來參觀羊八井天文台運作的狀況。館內同仁常在展場內的青藏高原天文台建設影片聽到「山有多高、水有多長、天有多藍」,到此親身體驗便能體會。
    在西藏地區,除了和國家天文台合作的羊八井天文台外,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下以簡稱,自科館)也是科博館一直保持聯繫的合作單位,但西藏地區為敏感地區,中國內部的管控相當嚴格,臺灣人及外國人士入藏需要申請入藏函,而藏區的居民要出國也需要特別申請,因此雖然一直有雙方互訪交流的意願,但由於西藏自科館人員較難來臺灣,目前都是由科博館同仁到西藏交流,此次也在館長帶隊下進行,對彼此間的展教及研究資源也有進一步的了解。

心得

  • 西藏是高原地形,平均海拔4000公尺以上,通常於行前會提醒同行人員要吃可以調適高山症的藥物「丹木斯」,並安排適當的休息時間,但坐飛機抵達拉薩,即身處於海拔3650公尺,藥物只能協助身體調適速度加快,但無法確保一定不會發生高山症,個人的身體健康仍是適應高原環境的關鍵。
  • 羊八井天文台是跟國家天文台合作項目,長期有看管人員駐站,但羊八井只是個200-300人的小鎮,生活條件艱苦,能聘用願意長期待在觀測站的工作人員實屬不易,所以目前看管人員的素質與能力有限,無法協助處理太多技術層面的問題,這也使得天文台在遇到狀況需要排除時,可運用測試的方式較少,大部份就只能重啟設備及更換備品,而實際的測試修繕,只能等到每年固定的檢修行程時再進行。而高原又不比平地,在山上測試所耗費的成本很高,這是羊八井觀測基地未來要發展成國際大型觀測站需要克服的問題。
  • 此次行程在返程時遇到一些狀況,館長因館務行程需求,所以提前返臺,搭乘拉薩成都段的航班時,遇到航機延誤的情況,雖然壓縮到時間,但還是有趕上返臺班機。而我們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一樣是拉薩成都段的航班發生延誤,但時間上來不及搭上返臺班機,所以在成都多待了一天。由於疫情的緣故,也只敢在機場附近的過夜旅館,隔天因為無法沒有航班可以改票,所以最後是重買機票,才順利回臺。在返臺後一天,中國政府即對於疫情問題發佈封鎖武漢市的政策,所以此次旅程算得上是歷次西藏行中,風險最大的一次了。

(影像:黃國斌調校維護天文望遠鏡設備)

 

回頁首